厚度只有头发丝直径的1/4,但成年人也难以轻易撕破的新能源膜;最快三个月就可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生物降解膜;应用在食品包装上,可以大幅提升保质期的功能膜……这些充满魔力的新型膜材,是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在福建省厦门市走访中仑新材301565)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仑新材”)时看到的。
这种新型膜材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荣誉资质。凭借多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创新,中仑新材逐步成长为新型膜材细分领域的全球“隐形冠军”,享有“尼龙膜王”之称。
“当前整体环境是挑战中蕴含着机遇,我们已经看到了机会。”中仑新材董事长杨清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新材料产业在绿色转型领域的机遇可期,“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用心一者事必成。中仑新材的产品不断迭代升级,膜产业生态不断生长出新的枝干,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在助力行业生态日臻完善。
从普通的材料贸易起步,到成为国内第一批新材料企业,再到“隐形冠军”——中仑新材董事长杨清金回顾自己30多年来的创业史,三分感慨,七分自豪。
“我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杨清金说:“当时我发现好多新材料都是进口的,国内材料技术相对落后、产能不足,于是我下定决心做中国自己的新材料。”
锚定目标,说干就干。杨清金先在聚酰胺材料赛道稳扎稳打,赚到了进入新材料领域后的第一桶金。但他没有满足于“小富即安”,结合对未来新材料的判断,很快又把目光聚焦到薄膜材料的研发上。
适值楼市黄金期,一些同行转身投入“来钱更快”的房地产,但杨清金坚定看好新材料,认为“保持专注,心无旁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才会更有成就感”,并将目光从单个产品,逐步扩大到膜产业链。
“原材料做到极致也仅仅是产业链的一环,我想做更有挑战性、更有想象力的事。”杨清金再次引领行业潮流,一手打造了行业首个从上游原材料PA6到下游功能性膜材BOPA的一体化产业链。宠物食品用品
一体化产业协同效应明显,不仅保障了原料供应的稳定,还展现出显著的成本优势,为中仑新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并拿下全球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市场20%以上的份额。连续多年,全球每卖出5卷BOPA,就有1卷来自中仑新材。
从美妆到医药,从食品饮料到软包锂电池,从新能源汽车到无人机……中仑新材专注研究“一张膜”,快速成长为“尼龙膜王”。它又开拓新的膜材赛道,向“全能膜王”的目标迈进。
9月8日,中仑新材与厦门市海沧区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25亿元建设新能源膜材项目,包括研发与生产当前最先进的新能源膜材——超薄电容膜和复合集流体基膜。“这次投资实际上是一体化产业链的进化。”杨清金说。
前沿领域的创新往往更加艰难。“探索一代、预研一代、开发一代”,将客户尚未察觉的需求作为创新的重要依据,正是中仑新材刻在骨子里的产品开发模式。
一台约两层楼高的巨型机器轰鸣着,源源不断地“吐出”宽约8米、光滑平整的膜材,在灯光的映射下宛若平静的河面,缓缓“流”过数十米长的车间。
“这是我们开创的第五代低碳双向拉伸技术。我们也是全球唯一同时掌握从第二代到第五代膜材科技的企业。”中仑新材董事会秘书黄鸿辉介绍,公司已牵头及参与制定了1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累计获得超200项专利,发明专利数量行业领先。
中仑新材厦门生产基地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功能性膜材及新能源膜材生产基地之一,而且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膜材生产装备。这里既是公司的科创前沿阵地宠物食品用品,也是中国新材料产业崛起的见证者。
新材料产业属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但行业内曾经存在管理模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与数字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同质化、宠物食品用品中低端产品较多。
部分细分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更让人揪心。例如,对于可用于固态电池的软包锂电池铝塑膜而言,锂电膜是关键的一层,但锂电膜曾经主要从日本进口,且价格昂贵。
经过长期的技术攻坚,中仑新材的特种薄膜研发团队成功攻克了锂电膜难题,不仅实现了国产化,而且成本大幅下降,不再受制于国外企业。
杨清金说:“一个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都可能会面临开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等各种问题,这时候考验的就是企业的前瞻性、创新落地能力和迅速把新产品进行产业化的执行力。”
从可以轻松直线撕开的秒撕型矢量膜,到耐冲击、防穿刺的优耐膜,再到可用于轨道交通、降落伞绳的高性能聚酰胺材料……除锂电膜外,中仑新材还在不断推出一代代领先于行业的新型膜材。
杨清金始终想着多创新升级20%,让中仑新材实现“运行速度快、产能大、单位产品成本低、综合成本优”。中仑新材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已达5594.67万元,同比增长6.51%。
创新,也成为中仑新材得以领跑行业的最有力武器。通过创新,中仑新材实现了从产品研发、生产、仓储、交付的全流程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通过对生产装备自主创新,中仑新材掌握了相关核心专利技术。此外,通过创新,中仑新材还围绕双向拉伸技术建立了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有利于研发拓展各类新型特种膜材,促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仑新材拿到的逾百项荣誉及资质认定,正是公司创新实践的最佳注脚。
先知三日,繁华十年。中仑新材在新能源、绿色转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产品开发和相关的技术储备。
在中仑新材的荣誉墙上,“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等“绿色”荣誉格外亮眼。
“要打破对膜的刻板印象。”杨清金告诉记者:一方面,BOPA膜材因其所具备的特殊功能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与人们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的领域;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可降解膜材正被研发和推广。
“最快三个月,这张膜就可以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在中仑新材公司展厅内,黄鸿辉拿起一张看似不起眼的薄膜向记者介绍,“这是新型生物基可降解膜(BOPLA),具有生物基和可控降解的特性,原料碳足迹比传统化石基塑料减少约70%”。
“生物基可降解膜材是我们另一个重点聚焦的领域。”杨清金说,2021年中仑新材在国内率先实现BOPLA的规模化量产,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从无到有,由点及面。3年来,中仑新材的BOPLA助力各行各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在物流领域,被应用于中国邮政的快递环保胶带基膜;在航空领域,被应用于国航、南航、东航的机舱食品用品包装;在食品领域,被应用于糖果包装、烘焙包装、餐具包装……
“在‘双碳’趋势下,绿色低碳无疑是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杨清金认为,要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的核心经营战略,包括建立绿色供应链、采用清洁能源、实施清洁生产、原材料实现近100%可回收利用等。
“我们将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要素融入产品开发战略。这些产品都具备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等特征,并且具有更低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更高的社会效益等特点。”杨清金说。
不久前,中仑新材在印尼建设的高性能膜材基地正式开工,投产后将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功能性膜材BOPA供应商,辐射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产品出海、品牌出海、产能出海……凭借技术创新与优良品质,中仑新材逐步获得海外客户的认可,业务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一系列海外知名品牌的供应体系和终端体系。
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新能源“高精尖”产品和绿色低碳产品、加速全球化布局、深化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中仑新材的未来战略布局清晰、步履稳健。
杨清金说,未来中仑新材将围绕“纵横一体化、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攻关新兴前沿领域的绿色科技材料和技术,壮大膜材料产业生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